現在很多的婚姻關系的解除很多人都喜歡通過訴訟程序來解決。法院開庭后審理之后,往往會給雙方一個進行調解的機會,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調解。那么訴訟離婚庭審后如何調解?離婚調解的程序是什么?
一、咨詢婚姻家事律師訴訟離婚庭審后如何調解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這表明調解是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的必經程序。適用調解程序,其目的在于防止當事人草率離婚,以及在雙方當事人不能和解時,有助于平和、妥善地處理離婚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問題。在婚姻生活中,雙方難免會有一些沖突和糾葛,有時逞一時之氣,就會使矛盾擴大,沖突變得激烈,由此,一些尚未達到不能共同生活程度的婚姻當事人也要求離婚。
由法院進行調解,可以促使雙方當事人平息怨恨、減少敵對,對自己的婚姻狀況和今后的生活進行充分的考慮,珍惜自己與配偶的婚姻關系。即使調解和好不成,雙方還是堅持離婚的,也可以調解離婚。調解離婚有助于解決財產和子女問題,由此而達成的調解離婚協議,雙方當事人一般都能自覺履行。當然,通過調解達成協議,必須當事人雙方自愿,不得強迫;調解也不是無原則的,而應當本著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二、咨詢婚姻家事律師離婚調解的程序
(一)關于答辯期內調解的規定
根據《關于調解工作的規定》,人民法院對受理的第一審、第二審和再審民事案件,可以在答辯期滿后、裁判作出前進行調解,在征得當事人各方同意后,人民法院可以在答辯期滿前進行調解。律師應注意,在實踐中,特別是在審理離婚案件中,有些法院通常在答辯期為滿前向雙方當事人送達開庭通知,在開庭前組織調解。
(二)主持或參與調解主體的規定
根據《關于調解工作的規定》,結合《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可以邀請與當事人有特定關系或者與案件有一定聯系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和具有專門知識、特定社會經驗、與當事人有特定關系并有利于促成調解的個人協助調解工作。經各方當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前款規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案件進行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后,人民法院應予以確認。
根據《關于調解工作的規定》,有些地區的法院在離婚案件中,設置了訴前調解程序,在立案之前,或在法院組織開庭之前,請一些具有相關資歷的人民調解員進行調解,這對于促成和解協議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應注意,以上人民調解員訴前調解程序是可以選擇的,而非必須的。因此,是否選擇以上調解程序,根據自身案情掌握。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內容,由此可知,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這表明調解是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的必經程序。其它的法律問題可以聯系婚姻家事律師。